5个容易被忽视的“减重密码”,学会就赚到!
高新苏安颐和中医院
明明吃得不多,
体重却悄悄上涨?
减肥总失败,
可能是方法没“对症”!
中医认为,
体重管理不是盲目少吃,
而是平衡体质、顺应自然。
今天分享5个中医视角的“体重冷知识”,
轻松解锁健康体态!
健康体重管理
一、胖≠营养过剩,可能是“虚胖”!
✅ 中医真相:
很多人“喝水都胖”,实则是脾虚湿盛。
脾主运化,若脾胃虚弱,食物无法转化为营养,反而堆积成“痰湿”,形成虚胖、水肿。
自测:舌苔厚腻、大便黏马桶、容易疲劳。
小建议:
早晨空腹喝一杯生姜红枣茶(2片姜+3颗红枣煮水),温脾祛湿。
二、熬夜=偷偷长胖?中医说真的!
✅ 中医真相:
夜间11点-3点是胆经、肝经排毒时间,熬夜会打乱代谢节奏,导致:
- 肝郁气滞→脂肪分解能力下降;
- 阴虚火旺→食欲失控,偏爱高热量食物。
小建议:
睡前用艾草泡脚15分钟,引火下行,助眠又促代谢。
三、局部胖,可能暗示内脏问题
中医认为,脂肪囤积部位反映体质失衡:
- 腰腹胖:脾胃虚寒,代谢慢(推荐艾灸中脘穴);
- 大腿胖:肝胆湿热,循环差(敲打胆经:大腿外侧中线);
- 后背胖:膀胱经淤堵,阳气不足(晒太阳+八段锦)。
四、“减肥刺客”食物:你以为健康,其实伤脾!
这些食物可能加重痰湿,越吃越胖:
🚫 冰镇饮料、沙拉(寒湿伤脾);
🚫 酸奶+水果(高糖+寒凉,脾虚者慎选);
🚫 粗粮代餐(过量加重脾胃负担)。
替代方案:
蒸苹果、小米南瓜粥、五指毛桃炖汤,健脾又暖胃。
中医体重管理:因人而异的“健康处方”
1. 辨证施治,中药调理
根据体质定制中药方:
- 痰湿型:二陈汤、平胃散健脾祛湿;
- 气滞型:逍遥散疏肝理气;
- 阳虚型:附子理中汤温阳化脂。
2. 经络调理,加速代谢
- 针灸疗法:刺激穴位(如中脘、天枢、足三里),调节食欲与代谢;
- 拔罐刮痧:疏通经络,促进局部脂肪分解。
3. 饮食+运动,中医有妙招
- 食疗推荐:薏米红豆粥祛湿、山楂荷叶茶消脂;
- 运动原则:八段锦、太极拳调和气血,避免剧烈运动耗气伤身。
————以医生处方为准
结语:
体重管理是身体发出的“调理信号”,而非数字焦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