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状疱疹
知多少?
关注健康
什么是带状疱疹?
你知道老百姓们口中的
“生蛇”、“蛇缠腰”、“缠腰龙”
是什么病吗?
你知道有一种皮肤病有些人皮疹消退后
还会疼痛几年甚至十几年吗?
其实以上所指的就是一种学名叫
“带状疱疹”的皮肤疾病。
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(VZV)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。初次感染通常表现为儿童时期的水痘,痊愈后,病毒可长期潜伏于感觉神经节内,待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再度活跃,引发带状疱疹。

发病机制与风险群体
病毒初次入侵时,经过呼吸道传播,侵袭皮肤和粘膜,并沿着感觉神经纤维向背根神经节迁移,在那里休眠。任何削弱免疫系统的情况,如老年、压力、化疗、HIV/AIDS、服用免疫抑制剂等,均可能激活沉睡的病毒,导致疱疹爆发。

临床表现

典型症状包括:
单侧皮肤区域(常沿某一神经支配范围)出现簇集成群的红斑基础上的水疱,伴有剧烈灼痛;
疼痛先于皮损数天出现,也可伴随发热、乏力等症状。

带状疱疹的治疗
带状疱疹的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急性期疼痛、缩短皮损的持续时间、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并发症的发生
1.基础治疗
注意皮肤清洁,避免发生继发感染。当水疱没有破裂渗出时可用炉甘石洗剂外涂帮助水疱收敛干涸,当水疱明显并伴渗出糜烂时,可用3%硼酸溶液进行湿敷,结痂时再用阿昔洛韦乳膏。
2.抗病毒药物治疗
常用的口服药物有阿昔洛韦、伐昔洛韦、泛昔洛韦、溴夫定等,应在发疹24-72小时内开始使用。下表为我国2018版带状疱疹专家共识。但为快速控制症状、缩短病程、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,早期、足量抗病毒治疗非常重要,临床多选择列表治疗剂量的上限量治疗。

3.带状疱疹的镇痛治疗
对于轻中度的疼痛,可考虑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类抗炎药、曲马多等;对于中重度疼痛则考虑服用阿片类药物如吗啡、羟考酮等,或者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如加巴喷丁、普瑞巴林等。
4.带状疱疹的预防
除做到规律作息、劳逸结合,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以外、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一种经济有效的方式,通过接种两针疫苗可以大幅度降低带状疱疹发病风险。
